> 文章列表 > “不及樵童乐”的出处是哪里

“不及樵童乐”的出处是哪里

“不及樵童乐”的出处是哪里

“不及樵童乐”出自唐代李咸用的《秋晚》。

“不及樵童乐”全诗

《秋晚》

唐代 李咸用

斜阳山雨外,秋色思无穷。

柳叶飘干翠,枫枝撼碎红。

鬓毛看似雪,生计尚如蓬。

不及樵童乐,蒹葭一笛风。

《秋晚》李咸用 翻译、赏析和诗意

《秋晚》- 李咸用

斜阳山雨外,

秋色思无穷。

柳叶飘干翠,

枫枝撼碎红。

鬓毛看似雪,

生计尚如蓬。

不及樵童乐,

蒹葭一笛风。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诗人对秋天的思考。斜阳之下,山外飘着山雨,诗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深沉寂寥。柳叶被秋风吹得干枯,变成了翠绿色,枫叶也因风吹摇而破碎成红色片段。诗人的鬓毛看起来就像雪一样,他的生活状况却像飘荡在风中的蓬草一样不稳定。诗人认为他的生活与山中的樵童相比,是多么平凡无趣,只能借助蒹葭一声笛音获得些许安慰和快乐。

赏析: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诗人对秋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思考。斜阳山雨和枫叶撼红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之美。鬓毛像雪和生计如蓬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无奈和悲凉。最后一句“蒹葭一笛风”,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平凡中寻求安慰和欢乐的愿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和对美好的追求,凸显了诗人的感情与思考。